Powered by RND
PodcastTempo libero深焦DeepFocus Radio
Ascolta 深焦DeepFocus Radio nell'app
Ascolta 深焦DeepFocus Radio nell'app
(6 613)(250 156)
Radio preferite
Sveglia
Sleep timer

深焦DeepFocus Radio

Podcast 深焦DeepFocus Radio
深焦Radio
一本华语视听文化志,一本当代青年的新精神手册。我们聚焦世界文艺圈的潮起潮落,也关注中国当下的社会现实。我们邀请来自不同文化的作者和嘉宾,分享专业的观点,讲述自己的故事,内容关涉但不限于电影、文学、音乐、动漫、戏剧等形式。

Episodi disponibili

5 risultati 290
  • 253 春节档四小时解析,中国电影又有救了吗?
    2025年春节档如期而至,票房纪录正在不断刷新中,目前三日票房突破48亿,大年初一票房18.03亿,连续三天单日票房破10亿,日均观影人次超3400万,四项数据均刷新历史峰值!这一爆发式增长,与去年全年票房425亿的十年冰点形成强烈反差。彼时行业哀叹“中国电影至暗时刻”,而今天,这场号称“史上最强春节档”的逆袭之战,正以摧枯拉朽之势重燃市场信心。阔别六年的《哪吒之魔童闹海》成功接过今年春节档的头把交椅,口碑票房双丰收,以豆瓣8.6分口碑逆跌、猫眼预测67.4亿票房的碾压之势领跑,剑指《长津湖》影史冠军宝座(57.75亿);《唐探1900》以36亿预测票房稳居亚军,却难掩系列口碑颓势;《封神第二部》高开低走,票房从30亿预期腰斩至15亿,成为“三巨头”中首个掉队者;《射雕英雄传》虽凭粉丝冲高预售至第二名三倍,却因后劲疲软难有更多作为;《熊出没·重启未来》作为春节档的见证人,稳守亲子基本盘,在《哪吒2》分票压力下仍展现韧性;而军事片《蛟龙行动》则彻底哑火,成为了今年春节档的“意外滑铁卢”,豆瓣开分6.6,无奈成为今年春节档吊车尾。本期播客,我们邀请到老朋友柯诺、王潇潇、李观泽作为嘉宾,Peter Cat久违回归主持,聚焦2025春节档,从产业、创作与观众的多重视角,拆解这场“史上最强”票房盛宴背后的迷局。我们将逐一剖析六部影片,但不止于评论——我们更试图回答:2024年全球影院寒冬(中国票房暴跌1/3)之后,2025春节档能否成为中国电影的“救命稻草”?本期嘉宾王潇潇前媒体人、经纪人,现制片人、导演柯诺电影媒体人豆瓣 @柯诺李观泽电影行业观察员Peter Cat电影人、媒体人、深焦创始人豆瓣@Peter Cat时间轴:2025年春节档,中国电影的背水一战00:01:56 2024年中国电影行业的惨状与2025年春节档的重要性00:05:51 为什么说2025的春节档是史上最强阵容00:09:26 2025年春节档影片介绍蛟龙行动00:12:01 《蛟龙行动》介绍00:18:17 提前点映,除夕上映,《蛟龙行动》破釜沉舟00:22:20 新时期主旋律电影的反派设定00:26:05 《蛟龙行动》动作戏乏善可陈00:28:36 鱼雷战大亮点!《蛟龙行动》的军事和技术含量00:38:21 在一群工具人中,王俊凯角色出彩,00:42:07 林超贤血腥美学00:46:36 蒋璐霞角色之死引发争议,主旋律电影到底能不能死?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00:50:14 《封神2》介绍00:51:05 《封神1》评价和对《封神2》期待00:52:40 《封神2》是中国的漫威电影吗?聊聊造型和特效设计00:57:26 邓婵玉!春节档女性之光01:05:53 男性角色拉垮,姬发成长线失败和《封神2》崩坏01:11:28 封神系列与《指环王》、漫威等好莱坞电影的对比01:17:29 乌尔善的中国式大片尝试是否成功?01:23:16 对封神第三部的期待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01:25:41 《射雕英雄传》介绍01:27:02 《射雕英雄传》项目的缘起与金庸的IP的改编01:30:39 《射雕英雄传》对原著修改,华筝是最大的惊喜01:35:25 肖战和庄达菲对郭靖和黄蓉的重新演绎是否成功?01:45:45 梁家辉、胡军在《射雕英雄传》的表现01:49:01 徐克的武打设计01:53:15 徐克的反战、和平主义,金庸和郭靖的身份政治唐探190002:01:04 《唐探1900》介绍02:01:44 拯救唐探系列口碑,陈思诚的新思路02:05:25 为什么说唐探系列是电影行业的春晚02:09:45 2个月拍摄完成!陈思诚的超强制作水平02:13:55 推理很差!悬疑不悬!《唐探1900》剧作问题02:19:17 救亡图存,排华法案,《唐探1900》疯狂上价值02:25:22 周润发的等待!从胡金铨到《唐探1900》02:33:36 陈思诚生产线的成功和失败02:39:02 对唐探系列未来展望哪吒之魔童闹海02:43:01 《哪吒2》介绍02:42:58 《哪吒2》观影感受和制作背景02:48:10 《哪吒2》对《哪吒闹海》超越性改编,颠覆整个价值系统!02:55:57 《哪吒2》从封建神话到当代社会的政治隐喻03:00:40 从申公豹一家聊起,《哪吒2》精彩的人物塑造03:07:44 哪吒和敖丙的少年叛逆唤来新一代的观众!03:11:27 《哪吒2》亮点:CP、致敬、动画设计、百变类型03:20:42 不要看《哪吒2》3D!不要看!熊出没·重启未来03:22:53 《熊出没·重启未来》介绍03:25:10 《熊出没》系列是成年人可以看的动画吗?03:28:40 为什么《熊出没》系列会如此成功?03:31:34 《哪吒》是否会分走《熊出没》票房春节档总结,哪吒能拯救中国电影吗?03:35:29 春节档票房大爆!流量粉丝互黑,各家口碑皆输03:38:21 豆瓣评分对春节档电影的影响03:41:58 六部电影排名,春节档观影推荐(IMAX,全家观影)03:48:00 《哪吒之魔童闹海》能不能冲击影史票房冠军03:51:05 再见,主旋律!春节档的多样性!03:52:53 2月14日《花样年华》特别版上映其他涉及作品:《传说》(唐季礼,2024)《红楼梦之金玉良缘》(胡玫 ,2024)《飞驰人生2》(韩寒,2024)《狗镇》(管虎 ,2024)《老枪》(高朋,2024)《智取威虎山》(徐克,2014)《长津湖》(陈凯歌,2021)《长津湖之水门桥‎ 》(陈凯歌,2021)《红海行动》(林超贤,2018)《战狼2》(吴京,2017)《中国机长》(刘伟强,2019)《中国医生》(刘伟强 ,2021)《黑鹰坠落》(雷德利·斯科特,2001)《萨利机长》(克林特·伊斯特伍德,2016)《奥本海默》(克里斯托弗·诺兰 ,2023)《出走的决心》(尹丽川,2024)《好东西》(邵艺辉,2024)《哪吒之魔童降世》(饺子,2019)《哪吒闹海》(王树忱 / 严定宪 / 徐景达,1979)《雪国列车》(奉俊昊,2013)《解密》 (陈思诚,2024)本期使用音乐:开场:鸣岐— 蒙柯卓兰中插:梁皓一— 蛟龙行动封神第二部配乐 《哀悼姬昌》《铁血丹心》电影《唐探1900》片尾曲 《回到唐人街 》曼曼的钢琴城堡 - 魔童归来陈楚生 - 风吹过的思念(伴奏)结尾:梅林茂—Yumeji's Theme制作团队监制:Peter Cat统筹:Peter Cat策划:Peter Cat剪辑:黄哲成(全残)、电车编辑:黄哲成
    --------  
    3:57:08
  • 252 是枝裕和《宛如阿修罗》,还原向田邦子的世界
    是枝裕和导演的新剧《宛如阿修罗》最近在网飞上线。这部剧由日本传奇制片人八木康夫策划,宫泽理惠、尾野真千子、苍井优、广濑铃、本木雅弘等一众实力派演员出演。这部剧集改编自向田邦子的同名小说,此前已经有过两个经典改编版本,分别是1979年由和田勉导演的NHK剧版,以及2003年森田芳光导演的电影版,都广受好评。这次是枝裕和导演的剧本上线后在国内引起了不小争议,因为剧集的背景设定在1979年,对于昭和感的塑造十分出彩,但片中反应的女性时代困境与当下流行的性别观念有不小出入,而是枝裕和导演又十分尊重向田邦子原著,还原度极高,与当下的时代脱节在所难免。这也导致国内观众给出了“厌女陈腐”“没有翻拍的必要”“为什么没有加入当代的反思?”等评价层出不穷。我们在248期《如父如子》及,是枝裕和的转折点播客中,曾探讨过《宛如阿修罗》的制作背景,并提出了一个有趣的观点:是枝裕和作为“被电视剧带大的一代人”,除了受台湾新电影和成濑巳喜男的影响外,70年代日本电视剧也对他影响颇深,但因为当时电视剧的传播度问题,这个层面的影响一直不被重视。本期播客我们请到了上次播客的原班人马,XHC和海带岛,继续之前开了头的话题,就《宛如阿修罗》再探讨。除了上文中提到的诸多争议,本期播客还将带大家回顾那个向田邦子被称为电视编剧界女王的60-70年代日本电视剧,细聊是枝裕和的灵感源头,以及向大家隆重介绍日本著名女性剧作家、小说家向田邦子。深入挖掘是枝裕和的灵感来源,并对比三种不同版本的差异,分析不同历史背景下,三位作者如何用各自的方式诠释同一部经典作品。本期嘉宾:XHC上海国际电影节选片人豆瓣 @xxhhcc海带岛日语译者、媒体撰稿人、图书及影展策划。译作包括《邂逅》(户川纯)、《氛围驾驶员》(细野晴臣)、《用电影燃尽欲望》(园子温),策划出版《电影中的东京》、《别认输,惠子》等图书。电车深焦DeepFocus 编辑豆瓣 @电车《宛如阿修罗》人物关系图时间轴:本期播客总时长:1:22:4703:12《宛如阿修罗》的创作背景。10:54 对于《宛如阿修罗》的整体评价。14:59 如何看待《宛如阿修罗》在国内引发的争议。21:38 剧集在日本和海外的评价如何?26:20 剧集中的昭和元素还原。31:57 向田邦子的介绍-小说向。38:53 向田邦子的介绍-剧作家向,以及70-80年代日剧的发展。49:37 NHK版和是枝裕和版《宛如阿修罗》的对比。1:00:33 森田芳光版和是枝裕和版《宛如阿修罗》的对比。1:15:43 剧中引用了夏目漱石关于喜剧和悲剧的言论,喜剧底色是那个时代的标志吗?1:18:02 与是枝裕和创作的其他剧集的对比。《宛如阿修罗》(2003)剧照素材库:提及影视剧:《宛如阿修罗》(2025,是枝裕和)《宛如阿修罗》(2003,森田芳光)《宛如阿修罗1》(1979,和田勉)《宛如阿修罗2》(1980,和田勉)《回我的家》(2012,是枝裕和)《舞伎家的料理人》(2023,是枝裕和/ 津野爱 / 奥山大史 / 佐藤快磨)《古畑任三郎》(三谷幸喜,制片:八木康夫)《岸边相册》(1971,山田太一)《宛如蛇蝎》(2012,向田邦子)《我想成为贝壳》(1959,桥本忍)《找七个刑警》(1963,长谷川公之)《胡萝卜花》(1970,向田邦子)《寺内貫太郎一家》(1974,向田邦子)《冬の運動会》(1977,向田邦子)《父亲的致歉信》(1986,向田邦子)《阿吽》(2000,向田邦子)《北国之恋(从北国来)》(1981,仓本聪)《长不齐的苹果们》(1983,山田太一)《回忆制造》(1981,山田太一)《永远的三丁目的夕阳》(2005,山崎贵)向田邦子小说:《玻璃海绵》《宛如阿修罗》《父親的道歉信》提及文章:日本拳击电影史:《热辣滚烫》原作,为何诞生在日本?《宛如阿修罗》2025版与1979版对比本期使用音乐:开场:《宛如阿修罗》片头结尾:《宛如阿修罗》片尾制作团队:监制:Peter Cat统筹:电车、Peter Cat策划:电车、Peter Cat剪辑:电车编辑:电车
    --------  
    1:22:47
  • 251 赫尔佐格,绝对是全人类最疯的导演
    我们在不久前刚发布了新德国电影四杰之一维姆·文德斯的播客:文德斯,骨子里被美国殖民的浪漫主义者。这次我们来聊聊新德国电影四杰中的另外一位:沃纳·赫尔佐格。作为德国新电影运动的核心人物之一,赫尔佐格以其充满哲思的叙事方式和独特的视觉语言闻名于世。他的作品横跨纪录片与剧情片领域,且都创造了足以载入史册的成就。他的纪录片始终遵循着“狂喜的真实”这一美学思想。对于真相的探索,赫尔佐格有着他独有的理论。他从来不避讳在纪录片中使用虚构,这是为了达到“狂喜的真实”不可避免的。而他的剧情片则恰恰相反,赫尔佐格着迷于“实景的魔力”,几乎所有电影都坚持实景拍摄,再难的场面也坚决不使用特效,他希望观众能够在看电影时,继续相信自己的眼睛。赫尔佐格的一生也都在为此而努力,也因此造就了“陆上行舟”的影史名场面。本次播客的契机是后浪近期出版的《在世界尽头相遇:伊伯特对话赫尔佐格》,其中包括了30余篇现场对谈、精选影评、深度采访、珍藏书信……记录伊伯特与赫尔佐格40余年超越生死的珍贵友谊,碰撞出关于电影与人生的真知灼见。1968年,初出茅庐的伊伯特在纽约电影节上看到了赫尔佐格的第一部电影,两位年轻人在位于格林威治村的某个公寓初次相遇,当时伊伯特坐在赫尔佐格脚边的地毯上,“感觉到了一种很强烈的联结”。从1972年的《阿基尔,上帝的愤怒》 到1997年的《小小迪特想要飞》 ,伊伯特对其一部又一部作品给予盛赞并不遗余力地将它们推向世界。赫尔佐格称其实他们私交上彼此“谨慎地保持着距离”,但却因在电影和艺术的基本层面上有着深刻共识而产生联结。《在世界尽头相遇:伊伯特对话赫尔佐格》将在深焦独家全网首发,特别制作“冰原蓝”刷边版,本次的周边还包括了“为好电影点赞”影迷搭子帆布包。此外,罗杰·伊伯特的《伟大的电影:终章》也将搭配售卖,同样做了定制的“沉浸黑”影迷专属刷边版。大家可以在深焦微店购买,二维码在深焦各个平台都能找到。刷边版《在世界尽头相遇:伊伯特对话赫尔佐格》和《伟大的电影:终章》正在深焦DeepFocus独家售卖中扫描图中二维码查看详情。注:因春节假期影响,本书将于2月10日统一发货本期嘉宾:孙红云北京电影学院副教授徐亚萍上海师范大学副教授电车深焦DeepFocus编辑赫尔佐格与伊伯特时间轴:本期播客总时长:2:24:1100:07:11 关于影评人罗杰·伊伯特的介绍。00:16:04 罗杰伊伯特与赫尔佐格的友谊以及两人的相似性。00:19:46 赫尔佐格的基本介绍和影史地位。00:23:57 对于赫尔佐格本人的印象。00:29:50 赫尔佐格作品的特点和魅力。00:47:52 赫尔佐格的出生背景。00:52:07 赫尔佐格的创作受到了哪些方面的影响,以及与文德斯的对比。01:02:31 赫尔佐格对于信仰和灵魂的理解。01:17:17 赫尔佐格纪录片遵循的“狂喜的真实”和剧情片遵循的“实景的魔力”是什么?其中的矛盾和一致性。赫尔佐格对于“直接电影”的批判。01:29:55 如何看待赫尔佐格独有的旁白风格?01:54:04 关于赫尔佐格电影中的电影语言。02:03:45 赫尔佐格合作的不同摄影师对他作品的影响。02:16:05 最推荐的赫尔佐格作品是哪部?素材库:赫尔佐格导演剧情片《家庭罗曼史有限公司》(2019)《重见天日》(2006)《纳粹制造》(2001)《石头的呐喊》(1991)《绿蚂蚁做梦的地方》(1984)《陆上行舟》(1982)《诺斯费拉图:夜晚的幽灵》(1979)《史楚锡流浪记》(1977)《玻璃精灵》(1976)《卡斯帕尔·豪泽尔之谜》(1974)《阿基尔,上帝的愤怒》(1972)《侏儒流氓》(1971)《生命的讯息》(1968)赫尔佐格导演纪录片《心火:写给火山夫妇的安魂曲》(2022)《会见戈尔巴乔夫》(2018)《进入地狱》(2016)《快乐的人们》(2012)《凝视深渊》(2011)《忘梦洞》(2010)《在世界尽头相遇》(2007)《灰熊人》(2005)《白钻石》(2004)《我的魔鬼》(1999)《小小迪特想要飞》(1997)《五声部的死亡》(1995)《来自深处的钟声》(1995)《黑暗之课》(1992)《太阳牧者》(1989)《布道家》(1981)《一只土拨鼠能啃掉多少木头》(1978)《苏弗雷火山》(1977)《木雕家斯泰纳的狂喜》(1974)《沉默与黑暗的世界》(1971)《创世纪》(1971)《东非的飞行医生们》(1971)《警惕害马人》(1969)其他提及《细细的蓝线》(埃罗尔·莫里斯,1988)《杀戮演绎》(约书亚·奥本海默,2012)《路德维希二世安魂曲》(汉斯-于尔根·西贝尔伯格,1972)提及文章《诗意地凝视:沃纳·赫尔措格访谈》采访者:孙红云 徐亚萍赫尔佐格以米开朗基罗的《圣母恸子图》来解释“狂喜的真实”。以下摘自《在世界尽头相遇:伊伯特对话赫尔佐格》赫尔佐格所撰的序言:为什么我们站在米开朗基罗的《圣母恸子图》(Pieta)前时并没有感到被欺骗?耶稣从十字架上被移下,那具饱受折磨的身躯属于一名三十三岁的男性,但他母亲只有十七岁。米开朗琪罗误导我们了吗?没有。他只是向我们展现了忧患之子和处女圣母的本质真相。本期使用音乐:开场:Florian Fricke - Song Of The Earth(《我的魔鬼》配乐)中插:Richard Thompson - Tim & The Bears(《灰熊人》配乐)结尾:Popol Vuh - Im Garten Der Gemeinschaft(《路上行舟》配乐)制作团队:监制:Peter Cat统筹:电车策划:电车剪辑:电车编辑:电车
    --------  
    2:24:11
  • 大卫·林奇去世——再见!我做梦的房间 | 温故知新
    美国时间2025年1月16日晚,大卫·林奇家人通过他的Facebook账户对外宣布,当代最重要导演大卫·林奇去世,距离他79岁的生日只有四天。大卫·林奇,不仅是一位电影大师,还是画家和音乐人。他不仅是当代电影最具革命性和独创性的先驱之一,更是一个以奇异光芒照亮影坛的灵魂。他的家人在讣告中写道:“如今他不在了,这个世界留下了一个巨大的空洞。但正如他会说的那样,‘要留意甜甜圈,而非是它中间的洞。’”这句简短却深邃的话语,正是林奇一生艺术风格与生命哲学的缩影。林奇的电影是一场永无止境的谜语。他的作品拒绝臣服于常理逻辑,也拒绝解释自身,更不会为观众提供单一答案。他在作品中营造的诡谲梦境,让观众在现实与超现实之间迷失方向,却也因此得以窥见潜藏于人类情感深处的真相。他擅长运用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探讨现代人焦虑与孤独的精神症候,并通过前卫奇异的视觉语言大胆表达暴力与性,为影坛带来独一无二的冲击力。从《象人》到《穆赫兰道》,再到经典的《双峰》系列,他以不拘泥于传统的叙事方式,带领我们进入充满美丽谜团的光影世界。林奇的艺术旅程从画布起步,跨越电影、绘画、音乐和设计,屹立影坛半世纪。他的职业生涯既充满戏剧性,也饱含争议:从第一部电影被戛纳拒绝,到成为戛纳金棕榈得主,再到荣获奥斯卡终身成就奖;从三次入围奥斯卡最佳导演奖提名,到因《沙丘》而被称为“年度最烂影片”导演。他游走于电影工业之外,特立独行,既令人敬畏,又让人着迷。他的电影世界就像一座通往未知的大门,每一部作品都不是终点,而是一个开启新谜团的入口,令我们在探索中越陷越深。今天,我们通过一期发布于2020年的大卫·林奇播客,与世界各地的影迷一同缅怀这位伟大的灵魂。本期嘉宾:吴泽源 自由撰稿人开寅 影评人,编剧时间轴:本期播客总时长:1:08:18处女作《橡皮头》送到戛纳,却遭遇巨大冷遇?大卫·林奇到底有多奇怪,有什么特殊癖好?他的创作方式是怎样的,是否有借鉴的价值?大卫·林奇与超验冥想组织的关系如何?法国《电影手册》为何如此推崇大卫·林奇?……
    --------  
    1:08:18
  • 1922文学奇迹之年的终结,从未完结的现代主义!| 现代主义文学百年10
    点击此处,可以合集形式购买《现代主义文学百年回顾》专辑1922年,文学史上的奇迹之年即将落幕,我们的系列节目也将迎来终点。当然终点不是结束,而是另一种新的开始。现代主义文学不仅仅是文学类型,更是一种美学思潮,一股时代精神的体现。在此之后,文学有了新的维度,历史也有了新的样貌。我们对待小说的看法,小说自己所承担的责任与使命都发生了变化。文学已经站在了新大陆的土地上。贡布里希在《艺术的故事》中写道:没有艺术,只有艺术家!这是一种对诠释艺术的英雄史观。我们无法言说艺术,只能讲述关于艺术家的故事。在最后一期节目之中,我们将重新把视野放回文学和历史维度之中。在1922这样的奇迹之年,除了我们思维的主人公之外,还有哪些现代派的作家。我们究竟如何总结和理解现代主义,又该如何解读现代主义文学对世界文学产生的影响。嘉宾:林晓筱1985年生人,浙江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博士,文学译者,现为浙江传媒学院文学院教师。译有大卫·福斯特·华莱士《所谓好玩的事,我再也不做了》《弦理论》《永远在上》,大卫·利普斯基《尽管到最后,你还是成为你自己:与大卫·福斯特·华莱士的公路之旅》,帕梅拉·保罗《至少还有书》,以及艾拉·莱文、萨尔曼·拉什迪、雷蒙·格诺等人的作品,参与合译《格兰塔·英国最佳青年小说家》等。豆瓣 @无人售票黄哲成有趣而无用的人做着有趣而无用的事豆瓣 @hzcneo卡夫卡与福克纳时间轴:00:03:32 在1922年,还有哪些活跃的现代派作家00:12:14 卡夫卡,表现主义与魏玛时期的德国文学00:22:16 福克纳与美国文学对现代主义的诠释00:30:31 现代主义文学的特征概括00:53:50 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传承与区别01:16:05 诺贝尔文学奖忽视现代主义文学的原因01:23:04 现代主义文学出现之后,文学作品变得越来越难读的原因01:32:43 如何理解贡布里希在《艺术的故事》写的:“没有艺术,只有艺术家”魏玛共和国时期涉及作品:虚构:歌德《浮士德》弗朗兹·卡夫卡《变形记》《城堡》托马斯·曼《魔山》《死于威尼斯》罗伯特·穆齐尔《没有个性的人》《学生拖乐思的迷惘》詹姆斯·乔伊斯《尤利西斯》T·S·艾略特《四个四重奏》《荒原》马塞尔·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让-保尔·萨特《恶心》阿尔贝·加缪《局外人》司汤达《红与黑》威廉·莎士比亚《哈姆雷特》非虚构:威廉·华兹华斯 / 塞缪尔·泰勒·柯勒律治《抒情歌谣集》安德烈·布勒东《超现实主义宣言》艾恺《持续的焦虑》克尔凯郭尔《诱惑者日记》让-保尔·萨特《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存在与虚无》让-米歇尔·拉巴泰《1913:现代主义的摇篮》安德烈亚斯·胡伊森《大分野之后:现代主义、大众文化、后现代主义》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杰克逊·波洛克 《秋天节奏(第30号)》本期使用音乐:开场:Canon in D Major (From Ordinary People) - Stuttgart ChamberOrchestra中插:Piano Trio in E-Flat Major, Op. 100, D. 929 II. Andante con moto -Trio Concertante结尾:Sonata No. 14 in C-Sharp Minor, Op. 27 No. 2 Moonlight I. Adagiosostenuto - Arthur Rubinstein制作团队监制:Peter Cat统筹:黄哲成策划:黄哲成剪辑:黄哲成编辑:黄哲成
    --------  
    3:00

Altri podcast di Tempo libero

Su 深焦DeepFocus Radio

一本华语视听文化志,一本当代青年的新精神手册。我们聚焦世界文艺圈的潮起潮落,也关注中国当下的社会现实。我们邀请来自不同文化的作者和嘉宾,分享专业的观点,讲述自己的故事,内容关涉但不限于电影、文学、音乐、动漫、戏剧等形式。
Sito web del podcast

Ascolta 深焦DeepFocus Radio, Power Pizza e molti altri podcast da tutto il mondo con l’applicazione di radio.it

Scarica l'app gratuita radio.it

  • Salva le radio e i podcast favoriti
  • Streaming via Wi-Fi o Bluetooth
  • Supporta Carplay & Android Auto
  • Molte altre funzioni dell'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