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wered by RND
PodcastEconomia雪球·财经有深度

雪球·财经有深度

雪球
雪球·财经有深度
Ultimo episodio

Episodi disponibili

5 risultati 963
  • 2834.浅谈“疯狂的贸易战”造就“飞起来的国际金价”
    欢迎收听雪球出品的财经有深度,雪球,国内领先的集投资交流交易一体的综合财富管理平台,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今天分享的内容叫浅谈“疯狂的贸易战”造就“飞起来的国际金价”,来自KAIZEN投资之道。今天我们谈谈国际金价。随着特朗普政府“疯狂的贸易战”推出,国际金价突破3200美元/盎司并持续走高,这也让黄金成为动荡的国际金融市场里最好的避险投资。以下综合分析黄金上涨逻辑和后市操作策略:一、国际金价上涨的核心逻辑首先,避险需求激增地缘政治与贸易摩擦,全球主要经济体之间的贸易争端升级,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加剧市场对经济衰退的担忧,投资者转向黄金避险。例如,特朗普的“对等关税”政策引发市场恐慌,黄金作为“避险资产”需求激增。经济政策不确定,部分国家频繁出台经济政策,如加息、降息、财政刺激等,市场对政策效果的不确定性导致资金流入黄金。其次,央行持续增持黄金去美元化趋势下,全球央行加速黄金储备多元化,以降低对美元的依赖。2024年全球央行购金量达1045吨,已连续第三年超1000吨,预计2025年仍将保持高位。中国央行连续增持,黄金储备达7361万盎司,连续四个月增持,成为全球央行购金的重要推动力。再者,美元走弱与实际利率下降美联储政策转向,市场预期美联储将因经济衰退风险启动降息,美元指数走弱,黄金受益。实际利率下行,美国10年期国债实际收益率从2022年至今已上升318个基点,但金价仍逆势上涨68%,显示实际利率对金价的压制减弱,避险和去美元化逻辑主导。并且,通胀预期与大宗商品联动在高通胀压力下,全球主要经济体通胀水平居高不下,黄金作为抗通胀工具需求上升。能源与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地缘冲突,如中东局势推高能源价格,间接支撑黄金的通胀对冲属性。最后,供应端约束黄金开采成本上升,金矿开采深度增加,成本攀升抑制供应增长。世界黄金协会指出,黄金年开采量相对稳定,供需缺口可能进一步支撑价格。二、受益黄金上涨的股票与行业第一类是黄金开采与矿业公司中国黄金龙头比如山东黄金和招今矿业等。山东黄金是中国最大黄金生产商之一,受益于国内黄金储备增持和金价上涨。而招金矿业则黄金产量稳定,成本控制能力强。国际矿业巨头比如纽蒙特矿业、巴里克黄金等。纽蒙特矿业是全球最大金矿公司,产量和储量优势显著;巴里克黄金高杠杆受益于金价上涨,股息政策吸引投资者。第二类是黄金ETF与贵金属服务商黄金ETF管理公司比如SPDR黄金基金和黄金ETF。其中,SPDR黄金基金的资金流入量创新高。而黄金ETF国内龙头,跟踪金价紧密。贵金属加工与珠宝企业里的龙头公司有老凤祥、周大福等。老凤祥是黄金珠宝零售龙头,金价上涨可能提升库存重估价值。而周大福是高端黄金饰品品牌,需求端受益于消费复苏与金价上涨。第三类是其他相关板块比如黄金回收与科技公司,主要有紫金矿业,黄金业务贡献稳定现金流。再比如贵金属催化剂与设备供应商,如金诚信等。三、后市展望与投资建议先来看看金价未来走势判断短期1-3个月来看,有美联储降息预期、地缘政治风险,如中东冲突、中美贸易摩擦、央行持续购金等支撑因素,但由于特朗普关税政策反复、美元阶段性反弹、黄金ETF短期获利回吐,也存在风险点。长期1-3年来看,去美元化、央行储备多元化、通胀中枢上移,金价中枢或持续抬升;但由于全球经济超预期复苏、黄金供应大幅增加、地缘局势缓和等银色,也存在潜在风险。再来看看投资策略建议在配置方向上,黄金股要优选低成本、高储量的黄金开采企业;黄金ETF则通过GLD、华安黄金ETF等工具直接跟踪金价;黄金主题基金,要选择专注贵金属的主动型基金,捕捉结构性机会。再者要注意风险控制。考虑分散投资,黄金与股票、债券相关性低,可作为组合避险工具。关注政策信号,跟踪美联储货币政策、地缘冲突进展及央行购金动态。避免杠杆,将黄金作为非生息资产,不建议过度杠杆化持仓。四、风险提示政策风险:美国若快速加息或贸易政策缓和,可能导致金价回调。供应风险:新金矿投产或回收技术进步可能增加供应。市场情绪波动:短期流动性危机可能引发抛售黄金补充保证金。总结当前黄金上涨的核心逻辑是避险需求、央行储备多元化与美元弱化,短期或延续震荡上行,长期受去美元化支撑。大家谨慎布局黄金股与ETF,需警惕政策与地缘局势的不确定性。建议采取“核心+卫星”策略,以黄金作为组合避险底仓,并动态调整弹性品种。最后说说我的持仓,我持有黄金ETF,不过持有时间比较长了,不作为参考依据。此时此刻奉上元好问《无题》:“人间只道黄金贵,不问天公买少年。”
    --------  
    6:27
  • 2833.美团和京东到底在打什么?
    欢迎收听雪球出品的财经有深度,雪球,国内领先的集投资交流交易一体的综合财富管理平台,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今天分享的内容叫美团和京东到底在打什么?来自猫头鹰投资。美团依托30分钟配送能力所切入的“实物零售”,最直接冲击的电商就是京东。当年拼多多起于下线城市而京东毫无反应,是因为拼多多的用户愿意为了便宜几毛钱几块钱等上3天,使得京东的“快”无用武之地,当然拼多多最终也动不了京东的基本盘,因为电商打到今天,几家的核心客群基本错开了,各自基本盘稳固。要说有变数,就是拼多多跑去找分众江南春,砸50亿广告费直接轰“百亿补贴”频道,不少京东核心用户认知依然停留在拼多多是假货的阶段,身边很多真用了拼多多百亿补贴的京东用户,真的回不去,所以拼多多可以借分众进一步打开京东核心用户的心智,分众覆盖的恰好是核心用户所在地。但是美团和京东的用户,客群可没有错开。一、需求层面:能为美团30分钟送达支付溢价的人群和京东的用户是一批人,价格并不敏感,美团从几个30分钟达的最佳类目、场景切入,比如送药、送花、送数据线、生鲜等,培育起来啥都能立刻送到的心智,那么很可能慢慢的,有些人买啥东西都优先在美团搜一下,反正价格不差那5-10%,但立刻就能送到用上。二、供应层面,有几个力量在助推:首先,线上下价差缩小:线上线下要同价是品牌方基本共识,官方旗舰店的线上线下价差在缩小。拼多多这个平台例外,但是京东、美团的核心闪购用户,很多是无视拼多多的。甚至官方旗舰店被不少品牌方定位是为线下、内容电商立价格标杆的功能。经济不景气,经销商、终端在线下反而各种促销,比线上便宜也屡屡可见;线上流量成本增高到几乎超过了线下租金。其次,主流品牌线下网点密度足够:一线、新一线、省会、强地级市,主流品牌布局已经足够密,比如名创、小米、苹果授权经销商、连锁便利店等,在这些城市密度高到30-60分钟送达全程得以可能,那么品牌方的这些线下网点成了无处不在的“前置仓”,比京东配送中心带来的“211”在速度上更具优势。最后,品牌方的经销商更愿意拥抱纵观电商20年,天猫、京东、唯品会、抖音、拼多多,基本上抢的都是经销商的饭碗,经销商真的没命了的话,影响的反而是品牌方触达顾客、服务顾客的能力,是削弱品牌的,毕竟不是哪个品牌都有能力做直接面向消费者的运营。而今天的一二线城市,也没多少假货了,线下经销商体系的货也都是正品,京东正品心智相对美团不起作用。美团切入实物零售的B端独特战略定位,不同于所有传统电商的,恰恰在于,美团是利用了现有的品牌方经销商体系服务顾客,帮助经销商增加了生意,从而间也帮助了品牌方更好的维系线下的经销体系稳定性,减少电商内卷的冲击。这一点是最根本的差异化,也是美团用30分钟配送切入实物电商必成的根本所在。美团打的是明牌,是先胜而后求战的。于京东而言,美团是攻其必救,却又是攻其不可守。
    --------  
    3:53
  • 2832.美元衰落的思考,以及我的投资组合
    欢迎收听雪球出品的财经有深度,雪球,国内领先的集投资交流交易一体的综合财富管理平台,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今天分享的内容叫美元衰落的思考,以及我的投资组合,来自寒叔聊投资。一、美国汇率、股市、债市三杀发生了什么?美债和美元汇率背离美债和美元作为避险资产,之前在资本市场动荡的时期都作为避风港这时候大家都会卖出风险资产,比如其他国家股票、货币、债券,甚至是美股,换成美元,或者买美债避险;这种情况下,美元汇率和美债都是上涨的,美债上涨体现为债券收益率降低。而现在美债收益率快速上涨,意味着需要更多的补偿,大家才愿意买美债,意味着美债信用的下滑,而汇率、股市、债市全部下跌,反映出资金撤出美元资产,美元资产无差别受到抛售,这是之前新兴市场才会出现的情况;其他避险资产瑞士法郎对美元快速升值一天升值3.5%,黄金连续两天上涨3%创历史新高;为什么会这样?这和川普关税有什么关系?美元的储备地位,最重要的不是美国军事,而是美国相比其他国家发达的资本市场以及美元汇率稳定且强势;且有巨额贸易逆差,这样别人手里才有可能有美元;大家手里拿了美元,可以买美股,可以买美债拿收益率,即使存着也不担心汇率贬值;印绿纸能换全世界商品,一印钱可以向全世界收铸币税,发达的科技和金融的代价是,制造业空心化、贫富悬殊加大;老美军事力量保障金融稳定和美债信誉,代价是承担巨额的安保费用,比如对欧洲和东亚,和巨额军费开支,造成了财政压力不断增加;特朗普现在想改变这一切,关税收入并不是全部,只是副产品,他智囊团的思路是:首先,美元作为储备货币,巨额军事开支让很多国家收益,美国承担了代价,现在这个代价需要大家共同承担;其次,压低美元汇率,弱美元支出出口;最后,制造业大国、贸易保护、贸易盈余。如果川普想实现制造业回流、贸易盈余、弱美元促进出口等目标,代价必然是美元地位下降,美国企业利润下降,美股股票收益率下降,离岸美元不再通过买美国国债、美股回流到美国;这是美债被抛售、美股大跌的重要原因;更大的问题出在政策朝令夕改,捉摸不定,一刀切,180度大转弯,动摇了市场的信心;各种分析都已经无效,一条消息会引发股市大涨大跌,这段时间全球核心资产美股,走势整得和山寨币一样;贸易谈判成功标准、具体目的、计划、步骤,市场对此都一无所知,不确定性是市场最大敌人信心建立需要漫长时间,摧毁信心是朝夕之间。美国经济原本非常强韧,熬过了加息周期没有衰退迎来了降息周期,基本实现了软着落,年初还因为经济数据过热,降低了联储降息的次数的预期;川普政策不确定性为什么能摧毁经济?本想在美国建厂,不确定性增加,先不建了;要加关税了,赶紧抢购囤货,以免以后涨价;美国企业并购、招聘、投资因为不确定性,都先暂停了;巨额资本开支投下去的项目,跨国企业海外的投资,会不会因为关税受到报复,先不投了;员工感到企业 投资减少,可能被裁员,消费也会减少,以应对风险......经济活动是一环扣一环的,一个人的投资、消费是另一个人的而收入或利润;并且美股的大幅下跌,造成了财富的负面效应,资产缩水的人不愿意消费,而美国GDP中消费占比80%;所以我们看到,目前是历史上少有的硬数据没有走坏,软数据惨不忍睹的情况。消费者信心指数崩溃,而之前几次崩溃都迎来了经济衰退,这也是股市大跌,市场担心是衰退的重要原因;而这次和之前不同的是,消费者信心指数崩溃同时,非农就业人数并没有大幅下降,失业率也没有大幅上升。“信心比黄金更重要”。我们需要警惕的是,信心降低、对失业的恐惧,会增加储蓄率减少消费,减少企业利润导致失业率飙升,导致衰退;失业率飙升往往是突然爆发的,因为对企业来说,经济变差的时候,裁员是最后一环,先是不招人,然后是降薪,最后才是裁员。4月12日美股有一次大逆转,主要有美联储看跌期权,虽然就业和通胀是联储工作量大目标,昨晚联储官员还发言说考虑到通胀,不急于降息,但是联储还有个更为基础的目标就是维护金融系统稳定。4月12日早些时候,摩根大通CEO杰米·戴蒙预计美国国债市场将陷入困境,随后美联储将进行干预。美债收益率大幅飙升,大幅波动以下是3个能体现出美元市场流动性风险的指标:金融压力指数升高到超过硅谷银行暴雷和去年8月日元套息交易的程度,显示了市场流动性危机;银行间流动性极度紧张,意味着银行间极度缺钱,银行用高于联储存准金的利率向其他银行借钱;10年期美债利率上升了50基点,创2001年以来单周增幅纪录。美债的波动率超过了美股而全球大量流动性是美债抵押创造出来的,美债的大幅波动直接造成了市场流动性紧张;波士顿联储主席苏珊·柯林斯表示:“市场继续运作良好。我们正在非常仔细地关注这一点,我们将继续这样做。华尔街有一句古老的谚语......“当美联储开始恐慌时,我不会再恐慌。”联储恐慌了吗?看起来有一点苗头,其实联储已经出手,4月9日美联储官网信息,最新资产负债表规模是6.77万亿,相比4月1日的6.72有一定反弹,这个反弹幅度是自硅谷银行暴雷以来最大。我们看到上一次联储出手,扩张资产负债表是在硅谷银行暴雷的时候虽然这次扩表规模不及硅谷银行暴雷那次,但是如果形势继续恶化,联储估计会再次出手二、美元衰落?美元衰落的言论,每当美股或美国经济动荡的时候就会出现:1972年美元和黄金脱钩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美国高通胀,美元相对全球货币大幅贬值,老美深陷越战泥潭,水门事件爆发重创市场信心;1969-1982年,标普500指数13年没涨,13年3轮衰退;这时候日本经济腾飞;市场充斥美元衰落,美国衰落、日本取而代之的叙事;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裂,纳斯达克下跌70%,亚马逊下跌95%市场充斥着美国创新神话的终结,10年后谷歌、微软、亚马逊、苹果,把互联网创新推向高潮,20年后引领AI革命;2008年次贷危机在美国爆发,曾经稳健的标普指数下跌57%,是1930年以来最大跌幅,美国的金融系统、美元甚至是政治制度受到质疑,各国大幅增加黄金储备减少美元储备,美国衰退。近期的汇、债、股三杀之后,美元衰落的叙事再度响起;美元衰落我们近10年不可能看到,美元虽然有各种问题,但还是各国储备货币,各国黄金储备比例虽然近期有所上升,但美元比例仅比2000年有轻微下降,高于二战以后的大部分时间;美元只可能被取代,不可能被削弱。美元被取代的关键,不是看美元有多烂,而是看哪种货币比美元更好。世界货币最重要的条件之一是支付体系、交易媒介,不可能同时存在两种世界货币;世界货币都是赢家通吃,因为只能有一种媒介,否则支付过程中会有很大的问题和麻烦;就像我们的通讯软件,只可能是一家通吃,不可能一部分人用微信,另一部分人用另一个软件。美股目前这个高位当然也有风险,也有很多问题,美股的精华是创新的科技公司,因为有创新的土壤。从百年历史来看美股不仅长牛,也有反脆弱性,是全球核心资产,是美元作为储备货币重要的条件,也是美元循环的基础。三、我的投资组合以及思考个人持有的资产:房产、美股等多边押注兼顾稳定和增长的资产只会在这些资产中产生,虽然我不知道具体是哪个。投资最关键的是选择大方向,现在没有任何人能判断未来全球霸主是谁。但我们看到可以预见的未来,全球霸主大概率是在我国和美国中产生,各种领域,不管是AI、登月、火箭发射、军事、科技、金融、机器人,货币,全球最后只剩这两个玩家,其他都是打酱油的;我国制造业产能是美国的两倍,产能是美国的三倍,超过后九国总和,造船能力是老美的200倍,从电动车到核能反应堆到输电,都占据领先地位;我国先进领域也突飞猛进,占据全球近半化工、半数船舶,超三分之二电动车、三分之四电池、80%消费无人机、90%太阳能板和稀土矿。并且还在布局未来:第四代核技术领先十年,计划20 年建100座反应堆。上次如此主导全球生产的是 1870-1940年的美国。当然需要注意的是,以上这些都是风险投资,具有高波动性,需要自行承担其中风险。
    --------  
    10:42
  • 2831.创新药会不会受到贸易战影响?
    欢迎收听雪球出品的财经有深度,雪球,国内领先的集投资交流交易一体的综合财富管理平台,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今天分享的内容叫创新药会不会受到贸易战影响?来自李秋实的投资修行。2024年开始,全球大型药企把眼光投向中国,或许是康方50亿美元的BD交易让世界关注中国,或许是这次BD交易的主导者,曾经的BTK伊布替尼的操盘者杜根大叔,让世界不得不重视这个交易的成色,此后的初步临床数据也证实了大叔的判断。此后,大量的大药厂BD人士和投资人大量的飞往中国寻找创新药IP。2024下半年到今年,来自中国的创新药资产继续席卷全球,占到了全球创新药引进市场的30%-40%,按照这个趋势下去,未来这个比例可能达到50%以上,也就是说,中国可能成为全球创新药资产的第一输出国。近期特朗普开始大幅加税,一些不懂创新药的投资者和媒体,以为这是对创新药出海的灭顶之灾,其实是对产业链复杂的创新药市场缺乏认知。连你去问deepseek,可能得到的答案也是说中美的贸易之战会影响到中国创新药出海,90%的人缺乏对一个产业的洞见和深刻认知,媒体成为了噪音,然后迅速传播,最后,产业逻辑在那里等待有深刻认知的投资者抓住机会。其一,川普希望制造业回流,不是实验室。川普企图改变贸易中的逆差,希望制造业回流漂亮国,给那些遍布美国中部的工人同志们更多的工作机会,这主要的创新药的制剂、CDMO、原料药环节,实际上,环保的高昂成本,让化学制药的生产、包括ADC在内都非常难以在漂亮国境内生产,就算做到了,成本也非常高。充其量影响部分CDMO行业,对于以专利IP为主引进的创新药来说丝毫没有影响。其二、中国的生物制药工程师具备了难以取代的竞争优势。这个优势,类似于新能源车产业链。是工程师的数量和优化能力,规模效应和执行效率。漂亮国的试验室和小型biotech公司发现了很多全新靶点和first in class 的分子,但是以不到10%的成功概率为代价,中国创新药可以迅速跟进,迭代优化,在这个靶点上找到更好更优的分子,通过蛋白工程技术,在不同靶点间组合试验,找到更优的解决方案,无论是双抗、ADC、双抗ADC、多抗,都是在已知靶点上通过TEC技术迅速迭代。就如同漂亮国造出了特斯拉,我们造出了理想,小米SU7,成本更低,效果体验更好。其三、关税不会对创新药BD产生实质影响。全球大药厂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如果美国MCN买不了IP,那就给了欧洲大药厂机会。IP的购买没有征收关税的先例,即便川普不安常理出牌,对中国创新药IP购买征收关税,那么可能受益的是欧洲大药厂,在一个充分竞争、信息透明的BD交易市场中,往往欧美多家药企会根据自己的管线策略,对一个优质的创新药IP竞价,如果美国药企购买IP需要征税,欧洲或者日本药企购买不需要关税,那么吃亏的只有美国药企,对于一个重磅炸弹几十亿甚至上百亿美元的年销售额,前期BD的几亿到几十亿美元根本不算什么,因此从全球竞争来说,对于创新药BD正是关税的概率不高,即使征收了,也不会对大药企BD的引进行为产生根本影响。唯一可能限制中国创新药的出海的只有对临床数据审批。在可能限制中国创新药发展的要素中,只有可能是美国FDA不认可中国的临床试验数据,这个可能性非常低,因为全球大药厂都有在中国做多中心临床试验,即使他们不并购或者引进中国创新药IP,他们自己在中国做的临床试验数据,也需要获得中美两个全球最重要医药市场FDA的认可。从人类科学进步的角度,FDA还是有相对的决策独立性,国内临床数据的检测也在逐步完善,不认中国临床数据这个可能性非常低。就算FDA不认可部分中国临床试验数据,勤奋聪明的中国创新药企去澳洲之类的前大英帝国附属国作为临床试验基地,目前部分创新药企已经开始这么干了。创新药的研发是细致而漫长的周期,在波士顿和湾区的试验室和科技企业才是美国创新药的重镇,不是共和党川普等MAGA派关注的重点区域,哲学区域从事创新药研究的人士中有大量华人科学家,连BTK伊布替尼的发现中,也是一位北大毕业的科学家是这个分子的重要发现者。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的全球创新药格局中,华人和中国创新药企业将是贸易战完美的避风港,也将穿越政治周期,成为中国又一个可以为人类做出重要贡献的科技领域。做医药的人低调而务实,不管贸易战怎么折腾,他们仍在实验室和临床一线做着试验。可以预计,在未来20年全球十大重磅药物的榜单上面,会有不少来自中国创新药的药物IP,为人类的疾病做出了贡献,中国的创新药企业和投资人也可以享受这些重磅药物的销售分成收益和投资收益。
    --------  
    5:54
  • 2830.护城河决定下限,扩张性决定上限
    欢迎收听雪球出品的财经有深度,雪球,国内领先的集投资交流交易一体的综合财富管理平台,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今天分享的内容叫护城河决定下限,扩张性决定上限,来自方伟在学习。我最喜欢的务实派天使投资人朱啸虎的话我很认可:“我的投资逻辑简单的说是3S原则。Significant大市场:市场要足够大,如果是垂直市场就更好;Scalable可扩张:互联网就是典型,一次投入,爆炸式盈利,一个指数模型;Sustainable可防御:在中国可防守性特别重要,大公司一定有要上下游通吃的能力才能守得住。携程去哪儿、滴滴快的的合并都是为了强化这种可防守性。”朱啸虎是做天使投资的,需要爆发性,所以扩张性要比护城河更重要。但我们做二级市场投资,基本都是成熟公司,首要看的不是他能够跑得有多快,而是先看他的护城河稳不稳固,护城河不稳固,一切都无从谈起。如果你做的是高毛利的生意而没有护城河,那就会有千军万马涌入这个赛道,最后卷生卷死,看看90年代的彩电行业。所以护城河决定了一家公司的下限,有护城河才能抵御竞争。如果有源源不断的新玩家,或者市场竞争激烈,现在与过去的盈利数据完全没有参考意义,竞争是动态的,随时都有可能侵蚀掉现在的利润。有护城河的公司,他的竞争对手就成了赛道、行业,甚至是自己,赛道有多大,行业发展有多快,自身有多强,他就能够跑多快,把赛道都利润吃得饱饱的。有很多公司有强大的护城河,但是他的扩张性是很慢的,如果价格相似的情况下,指的是固有价值偏离实际价值的程度一样,比如都是偏离50%,优先选择扩张性强的,举例来说:360块的腾讯与150块的美团,你选择哪个?当然是选择腾讯呀。我们假设他们的护城河一样高,明显腾讯的业务更具有扩张性。因为腾讯是纯粹的线上互联网公司,售卖的是软件与内容,都是可以全球自由扩张的,腾讯在海外的游戏收入已经占到游戏总收入的30%,而且还在快速增长,因为游戏就是代码呀,全世界都可以玩同一款游戏,换换皮肤,换换语言就可以了。看看腾讯的视频号,短短几年,日活跃用户数超过了6亿,这才是火箭一样的扩张速度,再看看腾讯元宝,三月份增长20倍,日活用户去到3000万。我们看看美团,累死累活在香港干了一两年,订单量终于突破了10万单,占8000万日总订单的0.1%,出海沙特搞得红红火火,一看订单,还没到100万单,生意确实是苦,慢也确实是慢。因为美团做的是线下的脏活累活,需要招商入驻,需要招募骑手,有了订单要去配送,钱都是一单单拧出来的血汗钱,他每去到一个城市,就需要重新投广告获客,招商入驻,招募骑手,没有规模效应,不像腾讯,一款游戏开发完,全世界都可以玩,充值哐哐哐网上走!再来对比150块美团跟100块的拼多多假设他们的护城河一样高,应该买谁?应该买拼多多,虽然他们都是卖货的,但美团卖的是非标的服务,拼多多卖的是标准化的商品,服务只能卖给周边三公里,但商品可以卖给全世界。iPhone是商品,可口可乐是商品,特斯拉也是商品,他们都是一款产品打全球。也正是如此,在美团花了一两年,吭吭哧哧在香港干了10万单/天的时候,拼多多的TEMU只花了两年半,做到了600亿美金的GMV,比当年拼多多在中国的速度还快。因为TEMU不需要在海外招商,他只需要把国内的工厂货卖到全球就可以了,工厂是现成的,跨境物流也是现成的,只要你有订单,工厂跟物流商排着队找你合作。最后总结一下,一家公司卖什么东西,是有全球化的扩张性的:1.卖标准化程度高的商品。比如可口可乐,配方全球统一,消费者在任何国家都能享受相同的口味。再比如iPhone,硬件和操作系统标准化,全球用户体验一致。2.卖数字服务比如Facebook家族,全球有35亿人天天用。再比如微软系统与办公软件、Google搜索、腾讯与网易的游戏等。3、商品或服务的品牌形象和文化内涵能够被全球不同地区的消费者接受举例来说,拼多多TEMU主打“极致性价比”,这一点对全球消费者都有吸引力,尤其是在经济压力较大的市场,如发展中国家或欧美中低收入人群。再比如麦当劳的炸鸡薯片可乐,谁不喜欢油炸食品呢?4、连锁加盟的商品这个例子比较多,瑞幸、蜜雪、麦当劳、肯德基、星巴克等都属于这个范畴。
    --------  
    5:30

Altri podcast di Economia

Su 雪球·财经有深度

精选6300万投资者的在线交流社区-雪球站内的优质干货内容,解读热门个股、热点事件,分享投资理念、方法技巧。6300万投资者在线交流,一起探索投资的智慧。上雪球App,和6300万投资者在线交流,多空观点尽收眼底,陪你踏上财富滚雪球之路。
Sito web del podcast

Ascolta 雪球·财经有深度, The Bull - Il tuo podcast di finanza personale e molti altri podcast da tutto il mondo con l’applicazione di radio.it

Scarica l'app gratuita radio.it

  • Salva le radio e i podcast favoriti
  • Streaming via Wi-Fi o Bluetooth
  • Supporta Carplay & Android Auto
  • Molte altre funzioni dell'app

雪球·财经有深度: Podcast correlati